返回

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79章 山水之争(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陈平安其实已经料准了它横穿小路的方向,所以停下了脚步。虽然那头水牛浑身凶煞气焰,好似有无数冤魂萦绕缠身,显然不是一场战事积攒而来,可陈平安当下还是没有想要出手。

凶性大发的水牛眼眸猩红,竟是也改了路线,凶悍撞向那个惹眼的家伙。即便它是强弩之末,凡夫俗子在这一撞之下也肯定粉身碎骨。

陈平安伸出手绕过肩头,从裴钱额头摘下那张宝塔镇妖符,丢向这头被打回原形的畜生,之后瞬间拔剑出鞘,一剑斩去。

青色水牛被镇妖符镇压得前冲滞缓,心知不妙,刚要绕道,一道剑罡就当头劈下。

砰然一声,眼大如铜铃的庞然大物直接被一剑劈成两半。

收剑归鞘,驾驭那张灵气不剩的镇妖符返回手中,收入袖中。

陈平安看也不看那两半尸体,背着裴钱继续前行。

远处那位迅猛赶来的金璜府君也是伤痕累累,匆忙停在水神尸体附近,手中持有脚边这只大妖的法宝铁枪。这位山神咽了咽口水,虽然满腹震惊,却无太多畏惧,倒是有几分发自肺腑的敬意,脸色肃穆,抱拳道:“恭送仙师。”

陈平安脚步不停,只是转过头,对着那位一身正气的此地神祇笑着挥了挥手:“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下次再有这种宴会,你们府上可莫要随便邀请别人了,虽是好心,可修行路上,最怕意外。不过我以后再经过此地,肯定会叨扰府君,与府君讨一杯酒喝。”

福祸看似远在两端,其实只在一饮一啄间。

金璜府君汗颜道:“本府受教了。”

陈平安背着裴钱走出十数里后,把她放下来,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两对视。

裴钱一脸茫然,装起了傻。

陈平安伸出手,裴钱皱着脸将两张挑灯符拍在他手心:“就不能送给我一张吗?我跑了那么远的山路,最后实在是跑不动了啊。”

陈平安缓缓前行:“那就以后做得更好一些。”

裴钱哦了一声,默默走在他身边。

铁石心肠。什么大好人,我呸,是我瞎了狗眼哩。

陈平安一把拧住她的耳朵:“一天到晚在肚子里说人坏话可不好。”

裴钱踮起脚尖,哎哟哟嚷着:“不敢了不敢了。”陈平安这才松开手。

片刻之后,陈平安又扯住她的耳朵,她眼眶通红,信誓旦旦道:“这次是真不敢了!”

又走出去十数步,陈平安刚伸手,裴钱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陈平安自顾自向前走,裴钱见他根本没有停步的意思,赶紧停下哭声,站起身,畏畏缩缩向前走。为了让自己不在肚子里骂那个家伙,她找了一个能够管住自己念头的法子,就是开始碎碎念叨着那些书籍上的内容,真是凄凄惨惨。

陈平安不再管她,行走在茫茫郁郁山林间。

想起了那一方山字印,陈平安愈发沉默。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曹晴朗总觉得光阴流逝得很快,以前是大江大河缓缓而走,如今是山间溪涧哗哗而流,甚至会让人听得到流水声。这不,眨眼间,秋去冬来,一下子就迎来了今年的初雪,而且下得跟鹅毛似的。

曹晴朗坐在床上望向窗外的茫茫大雪,愣愣不敢相信,穿了衣衫鞋子赶紧推开门,第一件事,竟是想要告诉那个人,下大雪了。只是望着那间偏屋的门口,曹晴朗挠挠头,终于记起那个人已经离开很久了,可他还是经常会觉得,那人会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清晨也好,半夜也好,一出门就能见着,话也不多,就是笑望向自己。

希望是瑞雪兆丰年。曹晴朗抬手呵了口气,有些冷,得加件衣服。缩着退回屋子,添衣之后,端端正正坐在爹亲手做的一张小木桌前,翻开一本书,开始朗诵圣贤文章。

在秋末时分,学塾换了一个教书先生,更加严厉,好像学问更大一些,道理讲得明明白白,便是学塾最不喜欢读书的同窗都听得懂,很厉害。

曹晴朗背完书,搓手焐暖,有些担心。家中余钱不多了,爹娘去世后,官府给了一笔抚恤银子,但是没有一次性给他,而是每月定时拿过来交到他手上。

曹晴朗没有多想,只当衙门办事都是这般。而且他没了爹娘,在南苑国京城又无亲戚,以前想要吃什么、买什么都只需要跟长辈说一声,现在要他自己去精打细算了,每一枚铜钱都花得小心翼翼。这种滋味并不好受,可是没办法,日子总得过。

好在在他最难熬的时候,那个人就住在家中,让孤零零守着这栋宅子的他悄悄有了些念想。

曹晴朗换了一双适合雨雪天气出门的黄麂皮靴,只是穿靴子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起来。这是娘亲在大年三十买的,往后呢?好在曹晴朗很快就收拾好情绪,去灶房随便垫了垫肚子,就准备出门去学塾。只是在屋子里装书的时候,曹晴朗有些怔怔出神。那人说好了一有空就会给他做个小竹箱的,书上说君子守信,一诺千金,那么他应该是真的有急事吧,就是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了。

曹晴朗拿起一把油纸伞,背着行囊走出院子,惊讶地发现院门外走过一个熟人,竟是学塾的种夫子,一个很奇怪的姓氏。老夫子一身青衫,同样手持油纸伞,见到了曹晴朗,停下脚步,问道:“这么巧,你住在这儿?”

曹晴朗想要放下伞,对偶然路过家门口的种夫子作揖行礼。

种夫子摆手道:“不用,大雪天的。”

种夫子学问深,可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时候不苟言笑,所有人都挺怕他,曹晴朗也不例外,只是比起同窗,尊敬更多而已。所以这位学塾先生说无须揖礼,曹晴朗下意识就听从他的言语。之后一老一小各自撑伞,走在积雪深深的小巷里。

种夫子自然听说过曹晴朗家里的情况,毕竟在学塾,很多街坊邻居的孩子就是他的玩伴和同窗,看曹晴朗的眼神就不一样,还有一些个窃窃私语,曹晴朗只是假装没看见没听到,所以种夫子问道:“如今独自生活,可有什么难处?”

曹晴朗笑着摇头道:“回先生,并无。”

回答得一板一眼,措辞和气度都不似陋巷孩子,难怪会被裴钱讥讽为小夫子。

种夫子点点头,又说:“你终究年岁还小,真有过不去的坎,可以与我说一声,不用觉得难为情。人生难处,书里书外都会有很多,莫说是你,便是我,这般岁数了,一样有求人相助的地方。”

曹晴朗嗯了一声:“先生,我晓得了,真有难事,会找先生的。”

犹豫了一下,曹晴朗有些羞赧:“有人上次带我去学塾路上便说过了与先生差不多的言语,他告诉我将来一个人读书和生计,求人是难免的,别人不帮,不可怨怼记恨,别人帮了,务必记在心头。”

种夫子破天荒露出一抹笑意:“那个人是叫陈平安吧?”

曹晴朗愕然:“先生认识?”

种夫子点头道:“我与他是朋友,不过没想到你们也认识。”

曹晴朗顿时开心起来。陈平安是种夫子的朋友啊。

种夫子板起脸教训道:“可别觉得有了这一层关系,你读书不用心,我就不会给你吃板子。”

曹晴朗赶紧点头。

一老一小,夫子与学生,走在官府已经修复平整的那条大街上,步履艰辛,行走缓慢。曹晴朗胆子大了一些,询问先生是如何与陈平安认识的。种夫子只说是意气相投,虽然认识不久,但确实当得起“朋友”二字。

大雪纷纷落人间,不愿停歇,曹晴朗心里暖洋洋的,与先生一起走到了学塾门口,转头望去。

最后一次见面也是离别,那人就站在那里停步,说过了那句话后,他一手撑伞,目送自己走入学塾。

种夫子在前方转头问道:“怎么了?”

曹晴朗摇摇头,灿烂而笑,转头快步走入学塾。

种夫子在学堂落座后,等到所有蒙童都到了,才开始传授学问。

老夫子双鬓霜白,一袭青衫,语速缓慢,与稚童们说圣贤道理的时候,俨然有一番几近圣贤的浩然气象。

南苑国京城一座庭院深深的官宦世家,这户人家的私人藏书楼在京城颇有名气。有个庶子身份的少年经常来此翻书,只是藏书珍贵,家规不但禁止持烛上楼,不许拿书外出,许多孤本善本的木匣都贴有封条,而且不许任何人擅自打开。

今天少年有些悲愤,心中积郁,来此其实不为看书,只是想找一处清净地散心。

对京城所有学子举办的县试、府试两次大考,少年都过了,获得了童生身份,可是成绩并不突出,所以没有成为秀才,只是有资格参加院试,这让他对娘亲很是愧疚。一同参与县府两试的两位兄长都一举成为秀才,素有神童美誉的少年虽然有些疑惑不解,不知为何文章平平、学识远不如自己的他们成绩反而更好。他之前只当是自己临场发挥不佳,而两位嫡兄长刚好表现更出彩,但是今天无意间听到两位醉酒兄长道破了天机,竟是他们父亲私底下打点了考官关系。因为三人的爷爷曾是京城老礼部尚书,桃李满天下,主持过多次南苑国会试,京城县府两试的主考官见着了他们爷爷,要分别敬称一声“座师”“房师”,这可是官场顶天大的“师生”关系了。少年坚信这等龌龊事爷爷绝不会去做,定然是两位兄长的那个父亲打着幌子,不惜有损家风,谋取私利。

这也就罢了,少年虽是庶子,可生在世族高门,多少知晓些官场阴私,但是根据两位兄长得意扬扬的谈论,那个长房大伯为何要故意打压自己,摘了自己本是囊中之物的秀才功名?少年站在书楼顶层,看着那么多书架和书籍,惨然而笑。偌大一个享誉京城的书香门第,除了他这个庶出子弟,如今还有几个家族同龄人愿意来此翻书读书?那么多的珍稀书籍,年复一年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难道不可惜吗?

少年抬起手背,擦拭眼泪:“读书有屁用,狗屁的庭前玉树……”

发过牢骚之后,少年还是开始找书看。院试还是要考的,圣贤书还是要读的,哪怕不为自己读书,不为自己考取功名,也不能让娘亲再失望了。只是今天心情烦躁,他便想着先翻一本经义之外的书籍来看,一路拣选,最后在书楼角落挑出一本近乎崭新的文人笔札,然后愣了一下。他刚翻开扉页就觉得有些不对劲,手指挑开一页,发现里边竟然有一枚钱币,与南苑国制式铜钱有些出入,篆文陌生,而且并非铜铁之钱,似玉非玉,晶莹剔透。钱币夹在书籍之中,使得两张书页微微有些印痕,印痕处刚好有一句读书人都知道,却未必人人相信的老话: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少年有些奇怪,犹豫了很久,将钱币默默收入袖中,想着拿回去给娘亲看看,不承想这一拿差点就酿成了大祸!

少年有次在家塾求学时拿出来放在手心摩挲,被兄长无意间瞧见,竟然诬陷说是少年偷了自己的案头清供之物,闹得沸沸扬扬,惊动了不理俗事多年的爷爷。再往后,常年潜心道家术法的老尚书收起了那枚钱币,而且当天就调动了府上所有信得过的管家管事,花了足足两天一夜的工夫才仔仔细细翻遍了书楼万卷藏书,可是一无所得,没有找到第二枚钱币。

老尚书下令所有人退出书楼,谁都不许对外声张此事,否则一律逐出家族。老人独自在书楼思考许久,找到那个战战兢兢的孙子,带着他重返书楼,将那本当初夹着钱币的文人笔札一起交给他,微笑道:“若是有两枚这样的钱币,你便没有这份仙家机缘了。放心收下吧,就该是你的,以后专心读书,这栋书楼所有书籍都对你开放,任你自取,而且可以带出书楼翻阅。”

因祸得福的少年接过书籍,一头雾水。

老尚书又说了一桩密事,语重心长道:“前朝神童出身的两位年少状元郎,在科举一事上势如破竹,却都官声不佳,其中一人更是晚节不保,故而本朝对此深有忌讳。这次你落选秀才,不是你大伯所为,他还没有那份歹毒心肠,也不敢有,我还没死呢。其实是我的意思,为的就是压一压你,熬一熬性子,以后好在官场厚积薄发。归根结底,官场不是下棋,先手下得太漂亮,在本朝未必是好事。”

在心情激荡的少年离开后,老人转身拿出另外一本书,其中亦有印痕,只是却无钱币,但是印痕处是一句圣贤教诲: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因为只有一枚钱币,少年无形中独占了所有福缘。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甚至让一心憧憬仙法的老尚书都不敢抢夺。宦海沉浮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带着一份由衷的恭敬和佩服感慨道:“世外高人,真乃神仙手也。”

山路途中,陈平安给自己做了一只大竹箱。照理来说,除了那只棉布包裹,还能放置不少物件,可是陈平安还是让裴钱背着包裹,拿着那根青竹钓竿,再给她做了一根行山杖,小巧顺手。

之后山水迢迢,陈平安好像从一开始的匆忙赶路、着急离开桐叶洲返回东宝瓶洲家乡,变得再次沉下心来。这可害苦了累惨了裴钱,那叫一个抱怨连连,只是比起最早认识时的直来直往、言语刺人,不知是读过了一些书,还是担心被陈平安一个恼火就丢下不管,即便是怨言,裴钱也学会拐弯抹角了,只是陈平安对此从来当作耳旁风。

随后一路,两人见识了许多景象,让裴钱大开眼界。比如某次秋夜遇上了无数流萤,像是挂满了小灯笼。趁着陈平安不注意,她就用那行山杖一顿噼里啪啦,打得尸横遍野,陈平安一转头,她就立即收手,装模作样埋头赶路。

他们还走过了一片古怪至极的密林,土壤肥沃,树枝舒展,挂满了各种飞鸟走兽的干瘪尸体,裴钱吓得扯住陈平安的袖子才敢走路。陈平安入林之前,掏出了一张阳气挑灯符抛向山林,发现那张普通材质的符箓蓦然点燃,只是烧得缓慢,陈平安就径直走入其中。裴钱求着陈平安给她一张符箓做护身符,陈平安置若罔闻,告诉她如果怕那些古怪东西,就大声背书,圣贤道理是可以辟邪的。裴钱将信将疑,仍是一边攥紧陈平安袖口,一边竭力背诵那本书上的内容。

其实那本儒家典籍很薄,上边的所有字她都认得了,书也读完了,她先前就想要换一本新鲜的,不想再翻来覆去只看一本书了,太没劲。可是陈平安偏偏不许,要她一遍遍读书,不只是看,还要读出来。清晨时分,他练习剑炉立桩,她就要开始读;黄昏时,他还是练习立桩,她还得读;到最后,还真给她将所有篇章都背得滚瓜烂熟了。

等到两人走出密林,没有任何异样动静。裴钱满头大汗,是读书读累的,嗓子都哑了。一直到两人走出十数里,一棵棵大树才开始疯狂摇晃起来,像是在宣泄怒气。

随后两人还经过一座山谷,瀑布下的水潭旁彩蝶纷飞,让人眼花缭乱。裴钱趁着陈平安煮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杀了十数只彩蝶,挑了只最漂亮的,啪一下,夹在了书页之中,结果挨了陈平安结结实实一个栗暴,痛得她蹲在地上抱头哀号,额头红肿,吃饭的时候都没个好脸色。

两人还遇到了砍柴下山的樵夫,还吃了人家一顿饭。陈平安想要给些钱,憨厚纯朴的那家人如何都不答应,陈平安只得作罢,走出篱笆院子前,要裴钱跟人道谢。饭没少吃的裴钱不太乐意,只是无意间瞥见陈平安的眼神后,立即乖乖跟人鞠躬道谢。

两人走出了绵延大山,又遇大河,裴钱第一次看到了拉着大船的纤夫。烈日之下,那些男人喊着号子,看得她目瞪口呆,然后偷着乐呵,好像天底下过得惨兮兮的人还真不少哩。但是很快她就收起笑脸,要是给那个家伙瞧见了,又没好果子吃了。上次不过是自己拾取柴火稍稍少了点,他就要饥肠辘辘的自己只许吃一小碗米饭。唉,这个陈平安真是难伺候,有钱的大爷就是欠揍,等她用手中行山杖偷偷练出了绝世剑法,一定要打得他哭爹喊娘,到时候看他还怎么用眼神瞪自己。

在山吃山,在水吃水。行走在河边,裴钱突然想要钓鱼了,便要陈平安帮她做一根钓竿,可陈平安理都没理她,她只好自己拿着柴刀去劈了根粗壮青竹,砍倒之后,才意识到这哪里是做钓竿,做竹篙还差不多,哭丧着脸挑了根细的。好在陈平安这个守财奴吝啬鬼倒是没太过分,给了她鱼钩鱼线。只是两人同样是钓鱼,隔着没多远,陈平安渔获不断,还有条得有裴钱一臂长的大鲤鱼,可她从头到尾就没个虾米咬钩。难道连水里的家伙也看人下菜碟,狗眼看人低?裴钱恨不得跳进水里,用钓竿砸死所有鱼虾。但是那晚上的一大锅鱼汤吃得裴钱眉开眼笑,忐忐忑忑跟陈平安要求吃三碗米饭,说今儿钓鱼花光了力气,得拿大米饭补补,鱼汤她会少喝一点的,不会跟他抢就是了。她本以为陈平安不会答应,不承想那家伙竟然点了头。这一顿饱餐,鱼汤浇入米饭,世上再没有比这更香喷喷的美味了吧,反正吃得她肚子滚圆。

后来她又跟着陈平安钓了一次鱼,还是胡乱抛出和甩起钓竿,鱼钩依然没有半点动静,倒是那个家伙钓上了一条极大的青鱼,光是较劲就花了最少一刻钟。看着陈平安在岸边跑来跑去,她直翻白眼:你一个会剑术又会仙法的家伙,被一条蠢鱼这么戏耍,不跌份吗?她又看着自己“稳如山岳”的钓竿,埋怨那些躲在水底下不给她半点面子的家伙,重重叹了口气,只觉得空有一身好本事,奈何天公不作美,害得她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她打算这辈子都不再钓鱼了,花了那么多耐心和气力,没有收获,还钓他干吗?

那天午饭,陈平安破天荒跟裴钱聊了一些钓鱼的技巧。道理听得懂,可是裴钱还是不愿意学,但是陈平安说下次钓鱼他会亲手教她,她这才没有扔掉那只钓竿,试探性提了一句:“鱼汤是好吃,可是顿顿吃,有些吃腻歪了,不如咱们吃点别的吧?”

陈平安回了她一句:“好啊,你去找东西来。”

裴钱装傻:“我年纪太小,有心无力呢。”

第二天钓鱼,陈平安没有用他那根钓竿,拿了裴钱的钓竿,等待了半天,舍了那些小鱼啄食鱼饵不管,在一条七八斤重的大鱼咬钩后猛然提竿。钓竿绷出一个漂亮的弧度,在旁边打了半天哈欠的裴钱立即瞪大眼睛。陈平安让她赶紧接过钓竿,由她来对付这条大鱼,裴钱一个蹦跳起来,拿过竿子后,接下来一幕,看得陈平安不忍直视。

双手死死抓紧钓竿,靠着结实粗壮到不讲理的那根青竹竿子,裴钱咬牙切齿,二话不说就开始拼了命往后拽。陈平安之前说的那些门道,什么慢慢遛鱼,收线放线,不着急让大鱼见光,一点点卸去鱼儿的劲道,要它呛几次水,裴钱一句都没听进去,就想靠蛮劲把它拖上岸。好好一个本该优哉游哉的钓鱼,给裴钱折腾得像是在跟人拔河。

鱼不小,又在水中,还是条有劲的青鱼。相反,裴钱则力气不大,一个不小心,就踉跄几步,竟是连人带钓竿都给那条大鱼拖进了水里。她曾经还笑话陈平安胡说八道,天底下哪里会有鱼儿呛水的道理,这会儿就轮到她自己呛水了。裴钱不会游泳,但是一股狠劲上来后,竟是死都不愿意松手。最后还是陈平安把她从水里拎上岸,钓竿已经被大鱼拖曳而走。这一次,裴钱没有哭得撕心裂肺,落汤鸡似的小女孩站在岸边,张大嘴巴,无声而泣。鱼儿没了,今晚的鱼汤没了,钓竿也没了,哪怕知道还有干粮,饿不着她,还会有饭吃,可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这么伤心。

陈平安帮她擦去脸上的泪水和河水,却也没有安慰她,只是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场景。没有遇到擅长钓鱼的刘羡阳之前,不知道里头的讲究,不会挑时段,不会挑地点,钓鱼经常无功而返,大太阳天,一个下午能把人晒得皮肤生疼,大概也是这般心情吧。

之后那顿饭,当然就只有腌菜和米饭了。去小帐篷换了一身衣裳,吃饭的时候,裴钱闷闷不乐。陈平安笑问道:“胆子怎么突然这么大了,不怕淹死在水里?”

裴钱低头扒着米饭,含糊不清道:“不是你在旁边嘛。”

陈平安打赏了她一个栗暴,她猛然抬头:“为啥这也打我?我都要伤心死了!”

陈平安笑道:“吃你的饭。”

裴钱冷哼一声,转头望向河水。自己好不容易亲手做出来的钓竿没了,有点伤感。

陈平安说了一句:“我那根钓竿,送你了。”

裴钱有些疑惑,见他不像是在开玩笑,咧嘴笑道:“那我以后经常借你钓鱼啊,我大方着呢。”

陈平安给气笑了。就她这份伶俐劲儿,怎么就不愿意用在读书写字上边儿?

陈平安只在夜深人静她酣睡的时候才会趁着守夜默默练习六步走桩和《剑术正经》。他们经过一座小城镇,添了些东西,陈平安给裴钱买了一身新行头,裴钱欢天喜地。当晚睡在一间小客栈,裴钱已经很久没睡床铺了,开心得在床上打滚,但是她猛然间发现窗口蜷缩着一只白猫,盯着自己。她跳下床,嚷嚷着“造反啊,敢瞪我”,拿了斜靠桌子的那根行山杖就去戳那白猫。

白猫还真被她说中了,要造反,非但没有被惊吓逃走,反而在窗口上辗转腾挪,身形灵活,躲过一次次行山杖的袭击,偶尔对着裴钱低声嘶叫几声。裴钱气喘吁吁,撑着行山杖瞪大眼睛:“何方妖孽?!速速报上名号,饶你不死!”

裴钱当然是逗着玩,可是那只白猫竟然“瞥了眼”自己,口吐人言:“疯丫头片子,脑子有毛病吧?”说完就转过身去,纵身一跃,就此离去,吓得裴钱丢了行山杖,就去隔壁使劲敲门。

陈平安开门后,裴钱颤声道:“刚才有只猫,会说人话!”

陈平安点头道:“我听到了。”

瞧着陈平安毫不惊讶的模样,裴钱怔怔道:“这又不是在大山里头,也有妖怪?”

陈平安坐回桌旁,继续翻看那本倒悬山购买的神仙书,点头道:“市井坊间多有精魅鬼怪,并不稀奇,大多数都不会惊扰世人。一些大户人家还会豢养许多有意思的精魅,比如有些富贵女子的嫁妆之中会有好多种小家伙,生有翅膀,能够飞掠空中,如婢女丫鬟一般,帮主人梳妆打扮、涂抹脂粉。”

裴钱委屈地坐在桌对面,趴在桌上:“不会吓死人吗?我刚才就差点吓破了胆子。”

陈平安笑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等你走过了更多的山山水水,就会见怪不怪。”

裴钱感慨道:“这样啊。”

陈平安随口道:“之前我们见过的那个在山顶泉水煮茶的老翁,还有在溪畔洗头的女子,其实都是山中精怪,也没有伤人之意,反而向往世俗人间的生活,你不是跟他们聊得挺投缘吗?”

裴钱目瞪口呆。老头儿和蔼可亲不说,那个梳洗完头发的漂亮姐姐还用树叶吹了一支曲子给她听呢。裴钱皱着脸,胆战心惊。

陈平安笑道:“就他们不是人,其余遇到的,都跟我们一样。”

他们这一路,其实还遇到了督促百姓铺路造桥的地方官员、游山玩水的膏粱子弟和名士文豪,以及裴钱看得眼睛发亮的花魁。还有那一人一马行走江湖的游侠儿,高坐马背,脸色倨傲地跟陈平安他们问路,把裴钱气得不轻。

裴钱突然问道:“那个小不点呢?”她说的是莲花小人儿。

陈平安笑道:“他可不愿意见你。”

裴钱站起身,去自己屋子,从包裹里拿了那本书,回到陈平安这边陪他一起看。她暂时不敢回去,害怕那只白猫回来报仇。她如今剑术练得还不行,想要斩妖除魔还没啥底气。

陈平安合上书,悄然拿出那幅画卷。如今已经砸下去九枚谷雨钱了,仍是没能让这位南苑国开国皇帝走出画卷,这让他有些无奈。他摊开画卷,手中拿着一枚谷雨钱,想着这是最后一枚,若再没有结果,就只能作罢了。

拿谷雨钱填一个无底洞,他陈平安的钱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陈平安将第十枚谷雨钱“丢入”画卷中,仍是如同泥牛入海,雾气升腾是有,可也就只是这样了。

裴钱已经放下那本破损褶皱的书籍,站在陈平安身边。他并不刻意遮掩此事,所以画卷吃钱的场景裴钱已经看了好多次,看到陈平安又一次失望,她笑嘻嘻道:“我要是改姓郑,会不会更好一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