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杨若晴骆风棠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9956章 都不能疏忽(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所以去往周家村的车厢里,那是欢声笑语不断啊。

就算杨若晴不主动提出来,骆铁匠也是有这方面安排的。

然而,杨若晴还是有些不放心,“还是我陪你一块儿去吧!”

小孩子们最天真了,哪怕不高兴,可是只要你哄一哄,拿一会儿就好了。

杨若晴想了想,觉得也是,她们两个一辈子几乎都是待在村子里,思想各方面都很单纯。

“大伯,不急的,您老慢慢买,我们等你,你主意安全,别风风火火的给摔着了。”杨若晴叮嘱骆铁匠。

杨若晴对骆铁匠说:“大伯,这里距离瓦市不远,车停这里,咱兵分两路。”

因为骆铁匠回来了,东西也都准备好了,所以留下杨华忠看家,骆铁匠赶着马车,载着孙氏,王翠莲,杨若晴,以及两个小家伙一起动身上路,前往周家村。

这可真是冤枉了,这是她们自己主动要的呀,杨若晴很多时候心疼她们,不让她们那么累,她们还不高兴。

两个妇人,一人带一个娃。

“我和我娘,大妈,带孩子们去点心铺子里逛逛,再买些东西带去姑姑家,您老麻烦跑一趟瓦市吧,再添置点东西啥的。”

举个例子,刘姥姥一碗茶,那是仰头吨吨吨一顿牛饮,即便五百毫升的茶水,估计三分钟都用不到。

所以,这趟陪两个孩子去周家村上门,孙氏必定同行的。

她抱着圆圆往家的方向走,同时贴着圆圆的耳朵小声说着话。

然后,快到院子门口的时候,圆圆不仅脸上露出了笑容,而且还搂着杨若晴有说有笑起来。

三个妇人,这样更加从容,因为其中一个妇人吃饭啊,上茅厕啊啥的,还有另外一个人换手。

杨若晴虽然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二十年了,但她还是不太听得习惯古人用时辰啊,一碗茶的功夫啊,一炷香的功夫啊,等这类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语来衡量时间。

这让后面的杨华忠和骆铁匠面面相觑,尤其是骆铁匠,有些尴尬。

而且之前的事儿,就像是过眼云烟,风一吹,半点痕迹都没剩下。

当然,或许有人会问,为啥骆家去周家村走亲戚,孙氏作为孩子们的嘎婆,也要跟着一块儿啊?

哈,如果你们有过抚育双胞胎的经历,自然就明白了。

“大伯,那你主意安全,别轻易跟人走,更别轻易去帮谁咋样咋样的。”杨若晴又叮嘱了一番骆铁匠,方才作罢。

以前那些年,杨若晴是不会这样叮嘱的,因为那时候在她和骆风棠的心目中,骆铁匠他们正当年壮,很有自己的判断力,也有自保能力。

但现在不同了,骆铁匠已经六十出头了,年纪上来了,头上的白发也一天天增多了,背也没有当年那么挺直,说话,走路,做事,方方面面,非常明显的衰老啊!

所以很多时候在跟骆风棠的家书中,杨若晴提及这些,这也是骆风棠最牵挂的事情。

所以两口在家书里达成共识,不仅要照顾好孩子们,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好老人们,老的小的,都不能疏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