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31章 余粮收购(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近些年官方收购价起伏不定,在缅元/市斤上下徘徊。

这个价格,肯定不能作为根据地收购价的参考。

九旅向农民采购农产品,早就不用缅元计价,统一使用人民币结算。

若按照官方汇率折算,缅元约为元人民币。

这个价格更没有参考意义,黑市的人民币汇率早就跑到1:200元,甚至1:300元。

按照实际购买力计算最有参考价值。

经过比照十多种主要商品后,计算得出:

缅甸的一斤大米约为元人民币,也就是一分钱。

敲定这个计价时,九旅全体高级干部全都难以置信,太不可思议了,怎会如此的低。

可事实就是如此,在曼德勒黑市,一百斤大米还不一定能买到价值一元的锄头。

越往南走,越靠近伊洛瓦底省的大米种植区,这样的价格扭曲就越严重。

实际上,大米就是大米,一碗大米的食用价值是恒定的,缅甸孩子吃和华夏孩子吃,饱腹感一样,带来的碳水化合物也一样。

可大米走上货币市场后,价格扭曲如此巨大,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华夏再如何剪刀差,压低粮食价格来发展工业,稻谷收购价也稳定在元左右。

缅甸的大米却只值元,差价达到15倍。

同一袋大米,为何差别如此悬殊?

九旅党员干部对军政府残暴统治的理解,由此大大加深,更认识到当局的腐朽与落后。

近些年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奈温政府出口稻谷收入随之增加,达到1亿-亿美元。

大米换来的美钞,每一美分都沁满了人民的血泪。

缅甸人民极其困苦,换来了奈温的独裁统治资本。

各族党员和战士更加坚定了推翻独裁政权的决心。

比照国内外大米价格,经过多轮讨论后,民政部初步确定大米收购价格,定为元/斤。

这个价格比政府收购价高5倍,比滇省低了3倍。

价格这么低,农民愿意吗?

很多党员干部很是担忧。

讨论许久都没定论,张扬一锤定音,决定立刻公开收购价。

物价如何,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