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势力强大的缅北土司修建庄园或碉堡城时,需要用到大量红木。
自古以来,到丛林深山采木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工种,死亡率比修路还高。
土司为了采木就强拉贫苦无依的山民进山,一场伐木下来,折损率一般在3成以上。
淡漠生命的缅北百姓,将之称为祭山神。
人的血肉没喂饱山神,就别想在山里获得神木。
缅甸独立后,地方强权忙于打仗,也就没有势力逼迫山民伐木,缅北红木出产量骤然降低。
别说缅北就是全缅甸,成批量的大木都非常少见。
没想到在一条山间公路上,却屡屡得见,这很让将志民为之惊奇。
山标淡定的说:“这算啥,南坎镇外的堆木场里少说有几千条大木。山里的林场更是多到没地放。”
根据地要吸纳大量劳动力转变成城镇人口,那城建所需的木材将是海量的。
提前预知到这点的旅部,一直没停下伐木,反而进一步加强林场队伍。
将志民对九旅的豪气很是吃惊,忍不住说:“用红木太浪费了,风吹日晒下,怕是几年就要一换桥墩。”
山标大笑道:“用不了几年,这条公路马上就要扩建,改成水泥公路。这些原木回收利用,浪费不了。”
此话让将志民更为吃惊,连忙追问修路详情。
滚弄战役结束,张扬判断战事将会告一段落,就算有大战,也在孟利山口等前线。
兴威和滚弄和根据地本部远离前线,不会被战火波及。
缅甸空军航空燃料和炸弹等物资,很多都依赖进口,无法维持长期的轰炸任务,对根据地建设威胁不大。
基于这个判断,旅部决定上马新一轮基础建设潮。
公路方面,计划全面升级古凯-孟利、兴威-滚弄、南坎-曼东三条公路,和新建一条本部至果北的边境公路。
一次动工四条公路,工程量史无前例的巨大。
同时,因为战争延误,七八-七九年的旱季只剩1月-5月,时间非常紧迫。
为了尽量加快工程进度,旅部决定推出工程分包方案,将部分沙石、土方工程转让出去。
各村集体组成的工程队,以承包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